每一次出遠門都很值得
Aug 8, 2024 03:22 AM
自我成長的規律:當我希望去了解某方面的啟示的時候,我就容易獲得該方面的啟示。
截止今天,人生中有三次出國對我的影響比較深,三者的共同點是:出發前我內心抱有一些關切的問題,然後一個人或和三兩好友前往新的地方,在那裡接觸到一小群我欣賞但和我不同的人,和他們持續深入交流數日,受到該環境及我所欣賞的人影響。當我把他們的想法整合到自己原有的系統中後,我的問題就會獲得一定程度的解答,我接下來的選擇也會發生改變。簡而言之,每次出去回來我都會找到一定程度的答案,儘管出發時我未必意識到我自己的困惑。
和很多事情一樣,我可以挑出我所在的系統裡面,哪裡的設計不好以及這樣的設計會有什麼潛在負面後果,但我無法單純透過思考去了解什麼樣的作法更好更合適。賦予我新模式的,往往是閱讀和與他人深入交流。
閱讀和與真人交流的差異在於:閱讀能告訴我某種東西存在;而與我所遇到的人們則能向我證明這些東西真的存在且是可能的。用一個不恰當的誇張譬喻,這是成長的過程中,被傳教與遇見神的區別。有時候百聞真的不如一見。
p.s. 我覺得到一個新的地方不是必要的,但到一個新地方後人會更容易聆聽、接受新的想法與觀念,跳出大腦的自動駕駛狀態,或說慣性的思考和行為模式。在熟悉的環境裡,他人的啟發很容易被沖淡在日復一日的循環中。而在旅途中,慣性會被打破,時間與精力被釋出以消化新的想法。
2018 美國(波士頓、紐約)
高一的時候和 Dear Calorie 團隊打進了期許高中生實際嘗試解決社會問題的 ChinaThinksBig 在美國的 Global Final
- 出發前的思考:為什麼同學主要關注考試、追星、遊戲,為什麼大家不能關注一些更有用的東西?
- 在國外的見聞與啟示:一個在那邊認識的九年級小女孩竟然一個人參賽還獲得了金獎。學生可以關注和思考的東西不只是考試、追星、遊戲,學生可以關注和思考身邊、世上真實發生事情和問題。
- 回來的行動:和當時的一個隊友在學校創建 BIN 社團,希望建立一個「真正有用、能教會人思考、做判斷、溝通的通識育人平台」
2023 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
和一位新加坡朋友及一位馬來西亞朋友一起去東南亞旅行
- 出發前的狀態:非常困惑迷茫;研究所要讀哪裡?研究所要讀什麼系?未來想做什麼工作?
- 出發前後的閱讀:That Will Never Work, Celestine Prophecy, Educated, Book: 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
- 在國外的見聞與啟示:「人生的格局可以很大」、「像你們這種有能力又聰明的人,以後每個月至少賺10萬新幣」、「世界上充滿機會」、「人是可以有夢想的」、「人是可以選擇努力實現夢想的」
- 回來的行動:開始思考人生各個階段的目標;開始醞釀休學的想法。
2024 歐洲諸國
一個人去歐洲背包客窮遊,途中拜訪了很多在那裡工作、上學的朋友
- 出發前的狀態:依舊迷茫;接下來這一年我要做什麼?我想完成什麼樣的事情?
- 出發前後的閱讀:”You should always spend your time lavishly in areas that interest you.”, “To be happy I think you have to be doing something you not only enjoy, but admire. You have to be able to say, at the end, wow, that's pretty cool.”, YC Startup School, Paul Graham essays, Sam Altman blogs, Alan Chan blogs, Ben Horowitz blogs, Zero to One, etc.
- 在國外的見聞與啟示:「持續做自己喜欢、享受的事情才得以卓越」
- 回來後的行動:Focus, less is more.
對過程的觀察
- 始於對自己或環境的反思或疑慮
- 受到一些思想的衝擊或閱讀到影響我的思想
- 能看到身邊真實案例在印證這個思想
- 在一個階段只能探索下一個階段的問題,搜索下一個階段的啟發
- 人只會看到自己所想關注的問題。這也算是吸引力法則的表徵吧。
- 和什麼樣的人交流比去哪裡更重要,出國或許只是增加一些記憶點(如前所述,會把這個記憶從平淡的生活區裡面單獨拉出來)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思原來是這些。
每一次出遠門都很值得。